未分類

兩個耳光打碎母親的理想形象

2016 年 7 月 7 日

shutterstock_7356919-390x285  

( photo: http://c3.thejournal.ie/media/2014/02/shutterstock_7356919-390×285.jpg )

轟隆隆的引擎聲,也掩蓋不住響亮的巴掌聲

公車上有位媽媽,懷中背巾圍著不到一歲的男寶寶,另外帶一個年約5歲的小男生,他似乎無法安份坐好,甚至一度坐到地上,我沒聽見他跟媽媽在吵什麼,只聽到媽媽斥責:「起來!」接著是一聲清脆的巴掌聲,「啪」! 對照公車轟隆隆低頻的引擎聲,那瞬間的高頻聲響,讓坐在公車最後一排,剛送小包上學奮戰結束,正發呆、放空的我,一下子回過神來。


「小男生會不會因此聽話啊?」我暗自揣測這樣的管教能有的成效。

過了幾分鐘,又再次聽見掌摑聲「啪」傳入耳!

接著,他們三人按鈴下車了。

媽媽背著小寶寶及背包手忙腳亂地搖晃前進,也絮絮叨叨提醒那小男生自己要抓好扶手。我看著她的背影,突然有種複雜的感受。

旁人的議論可能是:「那麼沒耐心幹嘛生小孩?還生兩個?」「當她小孩真可憐…」可是, 這兩個耳光代表她不愛自己的孩子?

也許,她只是需要來杯清涼的青草茶消滅火氣,或是有個充滿智慧的局外人,來化解當時的僵局,也許下車後在某個街角,又看見媽媽給孩子一個擁抱,也許還有很多我們沒看見的部分,無論好的或壞的。

 2015-10-24_lif_13944248_I1   

( photo: http://www.independent.ie/life/article34132541.ece/ALTERNATES/h342/2015-10-24_lif_13944248_I1.JPG )

母親慈愛形象的幻滅

失職的母親的確存在,棄養、虐兒、吸毒…時有所聞,她們無法為自己的人生負責,所以也缺乏照顧、帶領另一個生命成長的能力。

不過多數母親仍是在滿懷愛及期待下擁有了小孩,只是我們總把母親這角色神化,歌頌母愛偉大的同時,也撻伐著媽媽任何的失控,母親被賦予的理想形象有如無暇的陶瓷娃娃,還需如月般帶著聖潔的光芒,照亮孩子及家。

無論養育孩子經歷多少手足無措的混亂時刻,母親對外最好少抱怨、常保持堅強的微笑及最大的包容度,臉書上呈現清一色的幸福親子照,即使關上門後,默默經歷數不清的風暴及關卡,每天還是要高唱「對你愛不完」,否則被外人訕笑失職,被批判做不到為母則強,「妳大概是不夠愛孩子」、「妳可能是意外懷孕吧?」、「孩子是妳生的,怎無法自己概括承受,動不動就那麼焦躁、生氣、無助?」

平心而論,曾有醫師在門診遇過被甩巴掌的病人,耳膜充血及破裂,所以掌摑孩子的確不妥。我們真的必須不斷提醒自己,管教和洩怒僅有一線之隔,小心越了界,甚至造成孩子身心的傷害。

在公車上的那位媽媽,因為心中的地雷區被引爆,當下已無法成功扮演一個慈愛母親的角色。但同樣身為母親,自己也無法成為那個時時刻刻都滿懷耐心、面對孩子任何問題、挑戰,都能在短時間內先同理他,接著講出一堆道理來說服他的人。雖然心疼被掌摑的孩子,我卻也心疼那位媽媽當下的脆弱、慌亂,畢竟如果口頭管教有效,何必動手?

有時閱讀一些親職教養文章,仿佛期望母親成為一個無負面情緒之人,殊不知人若在疲累、忙亂時,大腦主管情緒的杏仁核早已不被掌管理性的前額葉控制,所謂「理智斷線」是可能發生的,只是斷裂程度的分別罷了。

bad-mommy-good-birthmother  

( photo: http://www.adoptionbirthmothers.com/wp-content/uploads/2011/10/bad-mommy-good-birthmother.jpg )

媽媽請先擁抱自己的生氣

我們被鼓勵要擁抱孩子的天生氣質,要接收孩子的情緒,因為他們的大腦發展還不成熟、因為每個階段都有發展的敏感期,那些「磨」都是正常。但我們是不是忘記接受並理解自己的負面情緒?打從心底否定它?

在之前「怒吼的戒吼媽」一文中,曾跟大家分享「戒吼是理想,但很難戒也不必怪自己」,從嬰兒時期難以溝通、對話的壓力到叛逆期孩子的頂嘴、針鋒相對,媽媽要面對無數個教養課題,而有些書中設定的理想母親形象,是不是太強人所難?

親愛的媽媽們,與其為了負面情緒懊悔自責,我們更需要的是緊緊擁抱內心那個疲倦、脆弱、也渴望被同理的自己,再去探究為什麼生氣,怎麼減低壓力源,該如何尋找宣洩情緒的管道。

同理應是雙向的

在「P.E.T父母效能訓練」書中,曾提及父母不是神,而是人,父母必須正視自己的不足,自己並非萬能超人,也有情緒,也會疲倦。若孩子年紀大一些,已具備基本的認知理解能力,誠心地讓他知道自己為了什麼事而生氣,所以有哪些反應、行為,討論下次可以怎麼改善,無論是媽媽本身或孩子行為的調整,在孩子面前給他一個真實的、有喜怒哀樂,但仍能自省的媽媽,勝過於處處壓抑、否定怒氣,辛苦地戴著聖人面具的凡人。

親子的情緒管理並非只著重在其中一方,一定是從認識、感受、接受各自的情緒做起,不是嗎?

我們努力同理孩子的情緒,站在孩子的高度看事情,但隨著他們漸漸長大,也要讓孩子學習體察、同理他人的感受,否則孩子成人後該如何適應這個社會,理解每個人都有不同的脾氣?包容、體諒不該是單向的,在每次親子衝突後能互相傾聽、理解及溝通,相信才能養出更貼心、懂事的孩子。

 Stocksy_txp75fc820e3WP000_Medium_157351-1024x682

( photo: http://blog.golantern.com/2015/05/how-i-overcame-the-guilt-and-stress-of-being-a-working-mom/ )

發表留言